于伶代作表•夜上海

于伶代作表•夜上海

top 《夜上海》收入其劇作6篇︰早期作品熱衷于現實題材,《浮尸》等短劇,揭露日本帝國主義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夜光杯》揭露了日本漢奸的丑惡行徑;《夜上海》采用冷峻、暴露手法,真實、直白描述淪陷的上海各階層民眾的心態。 《夜上海》富有暗示力,抒情味和親切之感。因為這是孤憤迸進的夜的上海之謳歌,有咒、有頌。不過,在星移斗轉之中,茫茫長夜畢竟度過了。接著星移之後到來的天明,還會遠麼? 于伶,原名任錫圭,筆名尤競。1907年2月23日生于江蘇宜興,1997年6月7日病逝于上海。1930年考入北平大學法學院。1931年參加北平中國作家聯盟北平分盟。1933年起任上海“劇聯”總同盟組織部長,左翼文化總盟組織秘書。早期他熱衷于現實題材的小戲劇創作,像《警號》、《浮尸》、《暴行錄》等短劇,采用現實手法大量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在我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激起民眾勇于抗擊侵略者。 抗戰爆發後,在上海堅持進步戲劇工作。同年4月發表了第一個多幕劇《夜光杯》,作者抒發當時為著國土淪喪的慷慨悲歌,揭露日本漢奸的行徑丑態。反映“八•一三”上海淪陷後的《夜上海》,采用了冷峻、暴露手法,真實、直白描述淪陷的上海各階層民眾的心態。皖南事變後去香港,負責香港進步影劇運動。香港淪陷即轉重慶。抗戰勝利後重返上海。解放後,歷任上海市文化局局長,上海電影制片廠廠長等職。由于受潘漢年一案的牽連被罷職。但他仍然創作出著名戲劇《七月流火》。該劇主要是為祭奠一位英雄烈士,以真人真事出發,深沉、真摯描寫淪陷區人民在中共地下黨領導下,組織起為新四軍募寒衣的群眾義賣運動。三中全會後得到平反並擔任上海作協名譽主席,全國文聯委員等職。 于伶一生獻給了戲劇事業。用他自己的話是︰“愛定了演劇這迷人的武器。”他蟄居“孤島”這泥濘的戰場,沉默、堅定。真摯地從淺俗的生活素材中提煉驚心動魄的氣韻,真實地反映出時代民眾的心聲。 主要戲劇創作有︰《夜光杯》《一袋米》、《保衛蘆溝橋》、《夜上海》、《大膽英烈傳》、《七月流失》等,與孟波、鄭君里合著電影文學劇本《聶耳》。

特價現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