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平數位落差的科技努力

彌平數位落差的科技努力
AMD在2004年提出的平價PIC上網機。
 
已發展國家與新興國家在數位科技上落差,一直是值得努力去拉近的國際議題。為此,在聯合國及一些國際公益組織的推動下,不論是IEEE或資通訊大廠,近年來都著實做了一些貢獻,例如AMD在2004年推出PIC(Personal Internet Communicator)平價上網機,或MIT Media Lab於2005年提出OLPC(One Laptop Per Child)學童用筆電,以及Intel於2006年提出Classmate PC、Community PC等,乃至2008年的Nettop、Netbook等,均是鎖定新興國家而推展開發。
 
 
彌平數位落差的科技努力
MIT Media Lab提出OLPC學童用筆電。
 
前述為PC產品,但近幾年已進入智慧型手機的世代,同樣的,鎖定新興市場的方案也持續推出,包括2012年Mozilla基金會首次揭露Firefox OS手機,不綁約僅100美元,主打拉丁美洲與東歐市場,之後降至50美元、25美元;2014年6月Google也發表Android One手機,僅100美元,主打印度市場。
 
彌平數位落差的科技努力
Firefox OS的平價手機
 
彌平數位落差的科技努力
Google推平價Android One手機,僅100美元。
 
更平價的通訊服務
 
PC、手機均為終端裝置,但更重要的是平價的通訊,AMD推行PIC時也提出50×15願景,即2015年全球能有50%的人口都能連上Internet(看來已跳票,至今全球仍有66%人口無法上網)。
 
為了讓通訊更平價、易取得,業界也想盡各種方法,例如1999年開始制訂的IEEE 802.16,於2004年技術大轉向,改成OFDM調變的技術,推翻過去的標準(不相容),變成IEEE 802.16d,此成為WiMAX技術,期望在尚未達到牽佈實體線路的地區,先用WiMAX充當無線版的實體固接線路,而後等該區人口漸增,才牽佈實線,這對地廣人稀的北美、紐澳相當需要。
 
不過3G陣營積極將3G專利技術與設備降價,WiMAX生態系統已無力抗衡,但FCC於2010年開放電視白區(Television White Space, TVWS)頻段,期望低頻、大覆蓋面積的平價上網服務,並將此稱為Super Wi-Fi。
 
Super Wi-Fi的對應標準是IEEE 802.22,能在30km傳輸距離內提供19Mbps資料傳輸(6MHz通道頻寬下),甚至可達100km的傳輸距離。此 一通訊規格是先求能有夠廣的覆蓋面積、能輕易連上網,再來談傳輸率,與現有3G、4G、LTE積極追求傳輸率相比,IEEE 802.22/Super Wi-Fi確實較適合新興國家與偏鄉使用。
彌平數位落差的科技努力
Super Wi-Fi有更廣的覆蓋範圍。
 
進一步的,Google在2013年開始試行Loon專案,該專案將氣球升起到20km高空,高於一般民用機的高度(不妨礙其飛行),如此一個氣球可以在地面實現約1,256km2的覆蓋面積,傳輸率則與3G相近(Google採行特有通訊技術)。
 
此外氣球與氣球間能相互通訊,若能升空250個氣球,估計可覆蓋全球約90%的人口區域。不過,氣球在空中只能維持50~100天時間,之後墜回地面(會用降落傘減少撞擊),人工回收之後再重新升空運作。
 
彌平數位落差的科技努力
Google提出的Loon飛行器通訊方案。
 
由上述可知,平價PC、平價手機、平價無線上網技術(WiMAX/Super Wi-Fi/Loon),均是為了數位落差、城鄉落差而有的提案,雖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後續發展仍讓人熱烈期待。

經由創新曼波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

 

延伸閱讀

HUAWEI榮耀3C LTE比拼紅米手機1S,勝出的是…?!

蝴蝶機二代出來了,但這個時候買M8反而是最好時機...

終於找到心目中產品合用且價格合理的立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