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喊台灣人不會做平台 但下一個可輸出全球的台灣內容就是數位學習
從 2005 年經營了 e 站六年,又從 2011 年到現在經營了癮科技四年。在這十年內雖然兩個網站都有非常好的經營成績, e 站在2011年已經有每個月不重複人次120萬人的流量,而現在的癮科技每個月不重複人次也到了220萬的規模。但總是在想一件事,科技新聞的意義是什麼?
2007年 iPhone 發表的那一天,我跟我同事即時轉播了發表會,當天的流量(PageViews)超過了50萬頁,為我在網站經營上取得重大的勝利。從那個時候,經營科技新聞的關鍵就是速度至上,因為速度發表最快,特別是 Google 搜尋引擎更是喜歡新鮮的內容。
但當我去一場記者發表會,如果是大型新品發表會的時候,我會發現幾乎全台灣的媒體都到場了,隔天可以在所有的媒體上看到各式不同的報導。痛苦點是,在時間短暫的媒體發表會中,要寫出和全台灣所有媒體不同的內容、是如此困難的任務。
近年來臉書的大起,讓所有的新聞網站新聞的產量更是高到驚人的地步,每天我們都有看不完驚呆了的新聞(包括我們自己也是),但這些新聞可能過二天也就沒有人看到了,因為永遠都會補上更多的新聞來著。
確實,這就是新聞的本質沒錯。但我回想我跟朋友常說癮科技已經累積了超過二萬篇的文章資產了,覺得非常得意,但捫心自問哪些內容是真正記憶深刻的,老實說非常少,這就是做新聞的現實與無奈。
能夠細緻地畫出 Google Project Ara 這樣的概念產品,就是為網路世界留下最美好的數位內容。
於是我重新想過,癮科技可以做些什麼,為自家網站和這個網路世界,累積永續可看又有意義的數位資產呢?
以前在e站的時候我們做的「婊科技」就是讓我們大力懷念的數位內容資產,到現在「今日科技新聞淺談」也是如此。未來癮科技也會邁向這個目標前進,但我也思考著,站在科技媒體世界,不論上圖如何美麗,都不容易拓展到全世界,因為台灣就不是科技媒體內容的第一線,美國才是真正的第一線,世界上任何發展不得了的科技產品,都會想辦法把第一手消息給美國科技媒體。
那什麼樣的數位內容才有可能輸出到全球呢?前一個就是音樂內容,台灣創作出來的音樂內容,廣受到全球華人的喜愛,這些努力創作的台灣音樂以及孕育出來的歌手,現在都能在中國、東南亞和全球華人市場取得巨大的收穫與資源。
當然,我們有時候會感嘆中國一集歌唱比賽的預算已經是台灣一季的預算還綽綽有餘。但這些歌手演唱的歌曲以及參與的嘉賓大部份都是台灣的原創內容。而許多優秀可傳唱的歌曲,也不是在資源全齊的環境中才能誕生,而是在包容多元的環境下才能誕生。
音樂不是人人都可以創作,那我就思考著有什麼數位內容是人人都可創作,至少是有才能的人就可創作,而且還可以輸出全球市場。這時候出現我的腦海裡的是,數位學習市場。
Udemy 上一堂要價 300 美金的 Photoshop 課程,竟然已經超過四萬個學生上過!
要創作內容?搭建平台?還要創造流量?
數位學習市場真的是太棒了,我想要以自身的經驗分享起。因為經營 e 站和癮科技經驗的成功,每個月都有來自各種機構的演講或教學邀請,一開始我都滿懷著興奮的心情去教這些課程,花了許多時間準備講義,在教學過程中用盡全力。
偶爾一次兩次為之還好,但時間久了以後,我發現我在公司外的時間比在公司內的時間久,在外講課的竟然開始影響到我自己工作的時間,我把重點順序都搞混了。如果有一個平台,能夠一次上傳我的課程,把課程講義編好,並透過使用者或機構付費的方式做線上教學,這樣豈不是非常完美。如果才能的人也一起來做這件事,把自己專業能力的教學放上平台,那就是有長久價值的數位內容資產了。
這件事想到這裡都非常完美,但實際執行卻非常困難。因為找有才能的創作者、打造最優質的線上學習平台以及協助他們推廣到全球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經營 e 站的時候有個非常好的優勢,就是完全不用管平台的技術製作問題。老實說,這件事情還是美國人的天下,當初打造 e 站的 blogsmith 平台,純技術平台的架構不含流量,以2500萬美金的價格賣給了AOL美國線上,就證明了平台技術的價值。
如果我們要做平台,就會非常辛苦,光癮科技以 Drupal 打造到現有的平台,就已經千辛萬苦了,更何況是一個需要大流量的內容教學平台。因此再回到原點,師法美國的自教自學平台我們發現了 Udemy.com。
不發現則已,一發現不得了。首先 Udemy.com 已經是全球前600名網站,每個月不重複的瀏覽人次超過2,000萬人。查了一堂「Learn Photoshop, Web Design & Profitable Freelancing」要價300美金的課程,竟然已經超過四萬個學生學習,這個老師可以分得 300(每堂費用)x0.33(老師分潤比例)x40000(學生數)x0.5(促銷安全係數)=1,980,000 美元(約合台幣六千萬元)。可見這個平台一定有其強大的影響力。
接著從 Udemy.com 超過二萬門課程中找其中文課程,竟然少到只有千分之一的中文課程,這完全滿足了我心中設想的條件:
- 擁有全球流量的第一流自教自學平台,可涵蓋全球華人
- 該平台中文課程非常稀少,競爭力少
如果我能以癮科技之力,找到台灣各種有才能的人,上傳到這個優秀的平台,並用癮科技每個月超過200萬的流量推廣這些內容,那我們就是在創造有意義的數位內容資產了。
令人開心的是 Udemy CEO Dennis Yang 也有著華人血統
我的夥伴用最快的速度寫了一份簡報提案給 Udemy 的 CEO Dennis,很快地 Udemy 就回覆給我們,而且是一位住在台南十年擁有台灣血統的華人與我們接洽,帶著有如上天註定的緣份,我們和這個全球級的線上學習平台展開了合作,CEO 和 Udemy 其他的夥伴都告訴我們:「Udemy的對學的做法,就是把舞台劇轉換成電影的過程。」
的確沒錯,過去我去演講或上課最少十人、最多700人聽課,但現在如果透過 Udemy 的話,只要有需求的人都可以上來學習。如果你有一個特別的能力,不論是會 Photoshop 的設計師、會股市分析技巧的老師、會教你遇到車禍官司不用找律師的律師,都歡迎您上 Udemy 分享你的教學,癮科技會輔導大家上到這個平台,並用流量為您盡情曝光,Udemy、癮科技和你將會一起分享成果與獲利。
如此一來,最好的平台、最多的流量以及最優秀的老師(你)都聚集在一起了,從現在就來 Udemy 開課吧!
以下為癮科技於台灣區正式發布之中文新聞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