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航力更上一層樓, ZenWatch 2 45mm 版本動手玩
華碩在去年發表了品牌首款 Android Wear 穿戴裝置 ZenWatch ,以相較競品低價但仍具質感的設計於初期受到不少注目,不過由於未搭載 WiFi 模組,在後續 Android Wear 系統平台更新後相較其它競品就顯得功能略有短少,同時也由於少了實體按鍵,整體操作有賴觸控螢幕,在一些情境下也顯得不方便。
今年華碩在 Computex 宣布第二世代的 ZenWatch ,除維持原本的曲面玻璃螢幕設計外,也將尺寸細分為 45mm 以及 49mm 兩款,原本預計在 10 月底登場,不過後續則略為拖延到 12 月才正式宣布上市。
筆者這次拿到的是 45mm 的小尺寸版本,整體的設計與 49mm 版本大同小異,僅在體積較小,另外搭配的腕帶則是金屬鍊帶,大尺寸版本搭的則是與上一代相同的真皮錶帶。
雖然 ZenWatch 2 的錶面仍採用與前一代相同的曲面玻璃,不過整體結構較接近 ViVO Watch ,不再採用夾心設計,背面也不是金屬材質,改為與 VivoWatch 相同的塑料材質,另外充電方式也由底座式改為磁吸線設計;另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則是多了偽裝成錶冠的實體鍵,可藉此開機以及進行喚醒、回到首頁等。
充電的方式則與 ZenWatch 是透過一個底座進行充電的方法不同, ZenWatch 2 雖然還是維持接點式充電,但卻是透過磁吸線的方式進行充電,而錯誤的方向也無法進行充電。
至於 ZenWatch 2 45mm 版本搭配的 18mm 金屬鍊條錶帶,在設計上仍與皮革錶帶同樣具備快拆設計,不過不像當初 ZenWatch 的錶帶還有 ASUS 字樣,整隻 ZenWatch 2 佩戴在手上並沒有任何的 ASUS 標誌;而腕帶扣具的設計則是使用傳統金屬鍊條的扣具設計,並無做標新立異的設計。
核心硬體其實與 ZenWatch 沒有太大差別,還是基於高通 Snapdragon 400 平台,搭配 512MB RAM 以及 4GB 儲存空間,不過與前一代不同的是拿掉其實實際使用效果與反映都不太好的心跳偵測功能,但筆者比較在乎的自動光感應螢幕背光調節功能仍未搭載,螢幕亮度依舊需要手動調整。
至於在機能性方面,由於基於 Android Wear ,以目前 Google 的狀況仍掌握主要 Android Wear 硬體與軟體的控制權,使用體驗上各品牌的產品並無太大變化,目前華碩提供給 ZenWatch 2 的小功能也與 ZenWatch 差不多;不過多了實體按鍵之後在使用體驗上還是有所改善的。
上一代的 ZenWatch 也不是真的沒有實體按鍵,只是配置在一個不可能按的到的錶身內側,基本上的操作都有賴觸控螢幕,無論要喚醒、回到首頁等等;但在實際使用就容易遇到狀況,例如飄雨的情況偶而會引起觸控螢幕無反應,或是帶著無法產生靜電的手套時,基本上就沒辦法操作;而 ZenFone 2 追加錶冠造型的實體開關鍵,操作起來是方便不少。不過雖為錶冠造型,但開關周圍的一圈只是裝飾點綴,並無轉輪功能。
續航力方面倒是 ZenWatch 2 的一個小驚喜,先前的 ZenWatch 在更新軟體之後,搭配 Priorty 模式對筆者來說在未有過多來電的情況下已經能提供約 1 天多一些的電力,然而 ZenWatch 2 在相同的設定下續航力還可約延長 20-30% ,以實用性來說筆者覺得是更為理想。
目前由於系統限制的關係, Android Wear 現階段各品牌很難從軟體層提供差異化,不過與 Google Now 的深度整合,加上 Google 的語音辨識準確率不算太低(只要不要中英混雜的話),以及目前已經可跨 Android 以及 iOS ,挑 Android Wear 多半都是看價格跟外觀的設計;不過近期智慧表市場吹起一股圓形螢幕風氣,不少競爭品牌紛紛選用圓形螢幕,相較下 ZenWatch 2 則仍保守的使用方型螢幕,不過外型設計畢竟是主觀的,方型螢幕、圓形螢幕青菜蘿蔔各有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