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的到的英式浪漫, ACS Custom Evoke 軟模客製耳機動手玩
在先前,筆者曾訪問到英國客製耳機品牌 ACS Custom 的創辦人 Andy Shiach ,在當時的試聽以及對於軟模配戴的好奇下,也興起訂製一隻入門款一單體 Evoke 軟模客製耳機的念頭;當時其實對於公模版本的 Evoke 已經覺得不錯,會想要嘗試貴了近一倍的軟模客製版本主要還是想體驗在市場上罕見的軟模材質。
不同於硬質客製耳機,市場上能見到提供軟模材質的客製耳機廠商相當少,且不少品牌都是委由 ACS 提供材料,畢竟耳機是配戴於耳內與肌膚接觸的物體,除了材料的強固性,還要考慮到會否造成肌膚過敏,這也是 ACS 所具備的材料科學。
也因為這需要經年月累的持續研究材料,故相較於穩定的硬質客製耳機原料,擁有軟質材料科學的廠商相較不多;而今年 ACS 也傳出好消息,在美國最大的音樂器材展 NAMM Show 與羅技旗下的 UE 簽署合作協議,將為 UE 提供聽力保健與軟模客製耳機服務。
在今年 ACS 推出的全新產品線當中,一共推出一單體的 Evoke 、三單體的 Evolve 以及五單體的 Encore ,取代現有一單體的 T3 ,雙單體的 T2 以及三單體的 T1 ;雖然 Evoke 僅是一單體產品,卻由於導入全新一代的平衡電樞單體與 ACS 專利 IRIS 技術,在響頻的延展性與細節詮釋力甚至可超越 T2 ,直逼 T1 ,是故 ACS 直接跳過雙單體,並發表首款全新五單體軟模的 Encore 。
筆者很幸運的早在 Computex 就聽過當時仍以 3D 列印外殼組裝的 Evoke 原型,當時在試聽正式版本的 Evoke 時,已經感受到經過數個月的反覆調音,正式版本的 Evoke 已經擺脫當時原型機聲音偏向明亮但缺乏厚度的特質,取而代之的則是豐厚具韻味的中頻表現,以及適宜的低頻點綴,更驚訝的則是 ACS 能夠透過一單體提供相當優秀的空間感。
取模的過程則相當方便,台灣艾爾仕引進由 ACS Custom 所使用的雙劑式取模設備,這在台灣也是較少見的取模設備,省卻傳統兩劑式需要手動混合配方,且只要在 ACS 就可進行取模,不需要另外找尋助聽器公司取模,而據稱未來將會導入全新的 3D 取模裝置,直接透過 3D 掃描的方式建立耳模外型。
先前在介紹 ACS 時曾提及, ACS 已經導入相當科技化的製造過程,直接將取下的耳模轉化為 3D 模型圖檔,直接透過電腦編修細節後,透過 3D 列印的方式產生模具,再將列印出的模具進行灌製;相較傳統流程是把耳模進行物理性的翻模後修整模具再灌製, ACS 的程序雖不及硬材質可直接進行 3D 列印來的快速,卻兼具生產速度與精確性。
而且由於艾爾仕就等同於 ACS 原廠,交貨速度也遠快於多數藉代理商引進的客製耳機品牌,約莫在耳模生產後 2-3 周內即可收到產品,未來也將導入 3D 耳模掃描機,直接將耳模電子檔案寄送英國,省下郵寄英國時間;由於筆者是首批取得,收納包還是原本搭配 T1 到 T3 時期的包裝,屆時正式版本則會是全新的收納包裝,故就不提供收納包照片以免誤會。
不同於 T3 不提供換線的設計, ACS 新一代產品線目前無論客製版本與公模耳機同樣採用丹麥線材廠 Estron 旗下的耳機線材子品牌 Linum T2 插針解決方案,搭配同樣來自 Estron Linum Bax 線材。
不過 ACS 並未將可交換線材視為賣點,除了 Linum 插針市場上並未有其它線材廠使用外,畢竟 ACS 的創始理念以強調傳達正確的聲音,也不推崇更換線才改變音色,故線材本身也是調音的一環,不過 Estron 仍提供 Vocal 與 Music 可選,但 ACS 定位其為特殊調音之用,提供可換線材設計的目的則在於避免因線材損傷導致耳機需要一同重製的情況。
這條看似嬌弱的 Linum Bax 也不簡單,做為 ACS 耳機的標準配線,不過這條直徑僅 0.9mm 的超細線材本身是一根六股七芯鍍銀線,以李茲結構編織,並採用 Armid 包覆,全線一直 3.5 端子處仍採左右聲道獨立,阻抗為 1.5 歐姆,可抗 60 牛頓拉扯。
這條 Lumium Bax 的零售價格高達 66 歐元,以原廠線材來說已經是相當高貴的材質與搭配。據 ACS 掌門人 Andy 的說法,他也是從眾多線材廠由於低麥克風效應、輕巧以及耐用性等因素,,最終選擇與 Estron 合作並採用整套的解決方案。
Evoke 與 T3 雖同採一單體設計,不過不同於 T3 的半模設計,也就是僅有取耳殼下半截的設計, Evoke 則是傳統的全模設計;在結構上 Evoke 的軟模材質灌滿整個框體,不同於硬質客製耳機為空心,這樣一來相對硬質耳機,單體也更牢固的被軟材質完整包覆,單體的震動也更少;而公模的 Evoke 雖非客製,但同樣也在通用框體灌滿軟膠也是基於相同原因。
光線照過 Evoke ,可看見單體配置在內部,下方還有一塊硬質材料輔助單體能穩故在軟質的框體內,另外為了保護線材不受軟性材料扭曲影響,也將機內線套了一層導管。筆者所選擇的顏色是銀灰色,另外還有多種色彩供選擇;若是偏好在耳機側面客製圖案的消費者可能要再等等, ACS 預計未來將會提供可客製化側板圖案的設計,不過推出時間還未確定。
配戴的方式則是微張口使耳孔打開,藉此將 Evoke 塞入,由於是軟模的原因,即便不微張口也能勉強塞入,不過如此一來只是自虐而已;將導管置入耳孔後,再些許調整框體使其固定在耳朵上即可。雖然此類耳機通常都會建議將配線繞耳,不過由於 Linum BAX 不太有麥克風效應問題,線體本身也相當輕,亦可直接將線材往前垂下配戴。
如果對於繞耳配戴較無法適應, ACS 針對一單體的 Evoke 可選擇由底部出線的設計,然而 Evolve 、 Encore 則由於單體較多、重量較重且內部空間較少, ACS 暫不提供多單體耳機提供底部出線設計。
由於本身耳模材質具彈性,相較於常見的硬式客製化耳機有著密合度更佳的優點,且當嘴巴張開時導致耳孔形狀改變時,也比起硬式耳模不易密閉不全而導致外界聲音干擾,當然當嘴巴開到相當極限時還是會失去氣密。
另外在一般正常聆聽使用下,也比起硬式客製耳機更耐帶且舒適,不過若像是搭乘超過十小時的長途飛機時,由於耳模形式考慮到與耳型貼合,故也灌製到可完全固定在耳朵的設計,有些地方長時間頂住耳朵仍會造成些許不適,但一般無論是表演或是連續聆聽音樂也鮮少需要配戴到這麼久就是。
聲音方面,筆者其實拿到這隻耳機的時間也好一陣子,不過一直 Run In 到最近才覺得這隻耳機慢慢地展現它的魅力;初開聲的第一周,聲音仍稍帶緊澀,給人一種高頻偏亮但微缺厚度的感覺,不過當時已經感受到與其公模板本同樣比起普遍的一平衡電樞單體耳機音場大了許多的感覺。
隨著兩三周的使用,聲音也漸漸起了變化,中頻的豐厚度開始出現,由原本細瘦偏冷慢慢轉為中高頻韻味十足,且中頻帶有特殊的華麗感,使人聲的表現不至於無趣,細節也逐漸浮現,加上適度點綴的中頻也讓 Evoke 的聲音越來越全面,如果要簡單形容 Evoke 的聲音,用一個"順"字應該是最容易懂的。
以筆者接觸過的耳機當中,撇開擁有自製平衡電樞單體的 Final Audio Design 與 Sony ,一平衡電樞單體的耳機大致上有兩種走向,一種是採用小型中高頻單體為主的設計,另一種則是採用標準全音域單體但中頻較出色;若是以 Evoke 的前身 T3 聽起來,則是偏向採用高音單體,然而 Evoke 的新式單體加上 ACS 的 IRIS 技術調音下,卻兼顧中頻與高頻的表現。
且 ACS 雖將 Evoke 定位在監聽級耳機,卻也不至於讓 Evoke 變成一款純粹的監聽工具,在提供表演者與音樂愛好者所需要的細節之餘,仍有著一種獨特的英式華麗渲染特色,越聽越引人入勝。
筆者認為, Evoke 的細節表現能力仍難以與透過三個單體相互彌補的高階三單體耳機抗衡,但卻有複合式全音樂雙單體或是一全音域、一高音雙單體配置的細節表現,應該就是以其 IRIS 專利技術調教下的成果,也許在客觀的資訊量表現無法與多單體匹敵,但主觀的氛圍卻不遜於高階的多單體耳機。
不過筆者也不是要鼓吹消費者要去做客製化版本,因為筆者聽過的對比下, Evoke 的公模版本亦不遜色,但如果本身是個音樂表演者,或者對於隔音有更高需求的音樂愛好者, ACS Evoke 的表現與舒適性肯定會讓你對一平衡電樞單體耳機的極限改觀。
你或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