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一個猶太哲學家的德國回憶

1933:一個猶太哲學家的德國回憶

top 一九三六年,海德格與他最重要的學生卡爾.洛維特在義大利見面。當時洛維特正因為猶太血統被迫流亡,然而,與他同遊羅馬的海德格,竟毫不在意地戴著納粹勳章。這讓我們想起洛維特曾經如此描述海德格:許多人嘲笑海德格早期的奇異穿著,竟沒人注意到那身打扮不就是介於市民的常服與納粹衝鋒隊的制服之間嗎? 《一九三三》一書,是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洛維特記錄自身早年的知識形成與納粹主政後被迫流亡的經歷。書中除了展現哲學家如何理解納粹的出現,也讓我們看到從德國到義大利、日本各地的知識分子如何面對整個世界的變動。高達美曾說,洛維特是小故事的大師,這項才能並未因他顛沛流離的生活而喪失。面對景仰的師長海德格與壓迫者站在一起,洛維特的敘述依舊銳利清楚。在這本書中,洛維特經常以簡單的觀察,就讓當年的人物活生生地出現在書頁面前,納粹時期的德國知識狀況因而清晰呈現。 洛維特經歷義大利、日本(途中曾至台灣遊覽)、美國的流亡生活之後,在一九五二年透過高達美接洽回到德國,任教於海德堡大學哲學系至一九六四年退休,期間並曾經協助海德格重返學術界。一九七三年逝世。 《一九三三》是洛維特流亡日本期間,為了爭取哈佛大學懷頓圖書館的徵文獎金而寫作的,該次徵文邀請德國的流亡者,將一九三三年前後在德國的印象寫下。當時可能因為內容不符主辦單位期望而未得獎,此份書稿遂也被遺忘多年,直到洛維特遺孀整理遺稿時發現,終於在一九八六年於德國出版。本書特色 作為國際學界重要的哲學家,洛維特的哲學研究獨樹一格且著作等身,而這本洛維特自述1933年前後德國生涯的傳記,很可能是他的作品中最適合通俗閱讀,也最容易讓人認識他鮮明的思想性格的一部,除了作為歷史證言,在他淺白的寫真文字間,更是處處可見其被譽為「小故事的大師」的文學風采。作者簡介卡爾.洛維特(Karl L?with) 猶太裔德國哲學家。一八九七年生於慕尼黑,納粹主政時流亡義大利、日本、美國等地,一九五二年再度回到德國,於海德堡大學哲學系任教至一九六四年退休,一九七三年逝世。洛維特的知名著作有:《韋伯與馬克思》(1932)、《尼采的永恆覆歸哲學》(1935)、《布哈克特:這個歷史之中的人》(1936)、《歐洲虛無主義:對歐洲戰爭的前歷史的考察》(1940)、《從黑格爾到尼采:十九世紀思想中的革命性斷裂》(1941)、《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歷史哲學的神學前提》(1953)、《海德格:貧瘠時代的思想家》(1953)與《知識、信仰、懷疑》(1956)等。德國麥茲勒(Metzler)出版社在其辭世後為之出版九大冊的作品全集(1981-1988)。譯者簡介區立遠 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畢。德國杜賓根大學古典語文碩士畢(拉丁文與希臘文雙主修),現就讀於該校希臘文系博士班。

特價現省: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