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a 手機集資事件有感:請不要踐踏對原創有熱情的人的心意
路過的編輯註:
對於科技有興趣的朋友,也許已經知道這件事了。但有的人可能還不清楚,簡單把事情來龍去脈聊一下。Inside在21日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企圖藉由群眾募資成為台灣版小米機的「bara」(上面的更新部分先不要看,看完之後你會不會感到bara這個品牌的熱情呢?)
然後在前一天,Chevelle.fu有寫一篇文章:「中國手機廠金立發表全球最薄手機 Elife 5.5,厚僅 5.5mm 並搭配 8 核處理器」
在21日晚上的時候,另一位同事就引了這兩篇文章,問我們大家說:「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這兩支長得根本一樣」(這應該是我目前知道最早發現的人,媒體主要爆發的時間是在27日)。同事真的很敏銳,僅憑幾張圖片就確認了兩者之間的關聯,而Chevelle.fu本身也有在關注集資平台(他的關注倒不是只看平台的發展,而是真的有參與並且購買,常常會接到他的訊息說某某東西很有梗,看我有沒有興趣),事件發生的時候,剛好Chevelle.fu正忙於MWC的事情,所以這篇文章比較晚出來。雖然晚出,但Chevelle.fu的心情與想法很值得一讀,他並且援引國外一些實例來做對照,可以說是一篇參與者的那種心情寫照。
最近發生了一起應該不少人都有看到的事件,即是在集資平台 Flying V 所發生的打著台灣設計的 Bara 手機,與先前所報導過的中國金立 Elife 5.5 手機根本是同一款手機的情況,這個事情到底嚴不嚴重看個人角度,畢竟現在新興手機品牌多如牛毛,三個人就可成立一家手機公司,不過真要說問題的癥結就是,這些人到底把集資行為當成什麼了?
集資平台的目的,最原始就是給有想法但缺乏資金的人,可能無法獲得創投者青睞,或是對於創投資金有所顧慮,故透過集資平台找尋各界的知音、爭取贊助,並藉此實現夢想,每個加入集資計畫的人都是股東,可以對計畫提出質疑與意見,募資者也能聽從意見調整計畫,或是依舊一意孤行。
集資網站有不少實現夢想的成功按例,也讓不少人躍躍欲試,不過投入集資不代表能集資成功,不少人加入集資,卻提不出能夠說服他人的方案;也有不少計畫募資成功後,在實踐的過程事與願違,可能延遲、或是結果不如預期,不過即便如此,出資的各個小小股東仍不能有怨言,畢竟這是你親手按下贊助的計劃,沒有人逼你。
演變至最近,集資網站又有些許的變化,不光只是一些個人投入集資計畫,也有不少知名的公司行號,例如 Lomography 、 Geek by LH Lab 、 AURISONIC 等,也在集資平台小試一番, Lomography 的計畫是復刻一款老鏡頭,至於 Geek by LH Lab 、 AURISONIC 則是想要推出與現有產品截然不同的新產品,透過集資網站募集意見調整產品。
無論是以怎樣的心態加入募資網站,一個成功的計劃不外乎幾個要素:優惠的價格、吸引人的設計、完整的敘述故事、合理的開發時程規劃以及緊密的互動。說故事的能力佔了計畫能否成功相當大的比例,有時為了吸引人,故事難免會加油添醋,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在於概念的原創性。
Bara 手機最大的問題,筆者個人的觀點,恐怕就如他的名字一樣,整個設計計畫就是個 Bara ,整個手機的設計概念,只是用糖衣包裝過的貼牌產品,這已經與集資網站的原始目的相互違背;集資與預購是不一樣的,集資是給有夢想、想法的人能夠實踐的力量,而預購則是作為確保最低銷售以及推估市場接受的手法之一。
筆者先前在 Kickstarter 平台也曾加入一個類似情況的計劃專案,那是由一個線上鐘錶網站推出的計劃,是一款設計華麗的機械錶,就像先前說的成功案例一樣,他有良好的說故事能力、完整的專案進度掌握、以及看似優惠的價格,唯獨在機芯為何選用中國機芯、用的是那一家的機芯始終閃爍其詞。
隨著離集資結束越來越近,雖然對於機芯的質疑未曾間斷,不過由於價格與設計,多數的即資者還是不離不棄,直到有一位集資者找到問題的所在:這款錶除了錶面的圖案,框體、機芯都是由一家香港的手錶公司操刀,且這個鐘錶網站早就賣過這款錶款的姊妹款,但在此集資方案上線前姊妹款早已售罄,不過仍可在 eBay 找到不少只有錶面不同的姊妹錶。
事情爆發後,募資者也一直閃爍其詞,許多人的質疑也無法獲得正面的回應,有不少人因此而收回資金(不過以 Kickster 的做法則是只能把贊助金額調整成 1 美金),但這個計畫最終還是集資成功,畢竟以這個專案來說,它的錶面、錶帶還有配色還是重新配置過,某種程度上還是可以勉強視為重新設計。
從上面的例子,只要價格不要太差,集資群眾還是勉強能接受的,只是觀感或多或少會被影響,試想一下,如果你原本就是看中集資計畫獨一無二標榜原創的設計,但實際上只是順水推舟的把幫貼牌的產品編了故事,這樣的感覺是如何呢?總之這次 Bara 的風波,宣傳的結果是達到了,這陣子大家都會知道有個 Bara 的專案。
諷刺的是,打著要做台灣小米的口號, Bara 的商業模式卻壓根跟小米完全不同,沒有軟體的開發實力,也沒有豐厚的產業經驗,也沒有背景輝煌的聯合創辦人,只是打著台灣原創旗幟,只剩下流於空洞的行銷口語。
筆者相信創業維艱,也知道要設計一款商品絕不簡單,會想用這種貼牌的方式本身沒有對錯,錯的是把貼牌包裝成原創,並且編造一段虛偽的故事偽裝,過去資訊傳播不明確的時代是有可能矇混過去,但這是個人人在網上都是鍵盤科南的時代,怎會覺得在設計完全沒改變的況下能夠不被察覺呢?是說最近又多了一個規格敘述很像的 Stone 1 不知道有沒有人知道是怎回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