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已死,兇手就是Leica自己
Rights reserved by s58y
一篇刊登在Leicaphilia的文章指出Leica已死,兇手就是Leica自己。
Leica?
作者先由傳統Leica的定義開始說起。
Henri Cartier Bresson, 1932
Henri Cartier-Bresson - Srinagar, Kashmir, 1948
Leica是一間相機廠商,然而Leica也代表一種美學的表現,強調以最輕巧的可換鏡相機和簡單直接的方法拍下轉瞬即逝的畫面,而沒有提及解像度、光學表現、黑白表現、云云。當中最能代表這種攝影概念的,就是布列松(HCB)的「決定性的瞬間」與其作品。
Elevator Girl, Robert Frank, 1955
今天我們直覺地以為,Leica最強大之處,來自其光學質素的突出表現。諷刺的是,為人所共知的Leica攝影師如Robert Frank讓我們醉心於Leica美學,但使用在他的Leica相機上的,郤是Nikkors和Canon鏡頭。作者指當年的攝影師選用Leica相機是因為其細小、輕量的機身以及龐大的鏡頭群與配件支持,而從來都不是鏡頭的光學質素。
但對於那時代的Leica使用者而言,光學質素不是Leica的重點,更不是攝影的重點。工作上,他們只需要足以刊登在刊物上的影像質素,然後把心思放在題材的發掘,所以他們需要Leica相機的輕巧、快速、直接。需要更高的畫質要求的話,他們自然會用更大片幅的相機拍攝。而事實上,今天我們再看舊時代Leica攝影師的作品,亦不難在構圖、相機質素和操作上作出種種批評,但這些作品的重要性,卻是在於其帶來的啓發性或是所表達的攝影概念。
Leica殺死了自己
Leica在90年代的公司轉型中迎來了重大的變化。傳統的旁軸相機工業繼續延續下去,然而公司卻轉而側重於光學技術的發展。時至今天,Leica成為光學巨人,以出産精良、高價的光學器材為傲,旁軸相機不單被單反相機的浪潮所沖擊,作者認為作為起始者的Leica本身亦沒有為自家旁軸相機作出最多的保護,亦沒有對這份Leica美學作出堅持,而是因應市場需求而開發、生產、出售。
Leica自身似乎亦在自相矛盾。早年前推出Leica MM (Monochrom),推崇最純綷的黑白攝影藝術,然而你郤會在包裝盒裡找到附送的Silver Efex Pro和Lightroom等修圖軟件,鼓勵用家把攝影過程伸延到攝影後的種種工序,讓純綷的攝影變得不再純綷。
作者以一段有點憤概的文字作文章的結束,意思如下:
「對那些Leica巨人,HCB、Robert Frank、Josef Koudelka而言,攝影是一種觀察,而Leica相機恰巧是一部可以捕捉他們觀察所得的影像的工具。再高階的器材、再繁複的後製工序,只是反映攝影者觀察力貧乏的證據。」
Josef Koudelka, 1968
Leica的昨日今天
在文章的字裡行間不難發現作者對Leica的愛與恨,亦不難發現 Leica 這個品牌的魅力不只在器材上,而是在品牌的忠誠和對攝影文化的關聯上。
今天我們每人都很容易買到相機,每個人可以是業餘攝影師,所以相機的演化亦要不斷改進,提升相機的技術含量以提升售價,減低使用者所需要的技術含量而增加客戶。所以旁軸被單反擊倒了、底片被數位擊倒了、攝影也被後製擊到了,而Leica所關聯到的那一種「決定性瞬間」的攝影文化,也是作者所堅持的Leica美學,也是一種舊時代最純綷的攝影美學,則在這攝影文化漸漸改變的洪流中被沖刷而褪色。
然而,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新的相機和鏡頭技術也是彌補相機的種種缺憾如低光拍攝和高速拍攝,云云,某程度上亦可以演譯為對捕捉「決定性瞬間」的輔助。正如作者所言,Leica所代表的是文化、概念更多於技術,所以技術的高速發展和這種Leica美學也有共存發展的空間。
Leica M monochrom
放眼攝影世界,今天的Leica,及至我們熟識的攝影文化或許沒有真正死去,只是以另一個方式重生並繼續上路。
延伸閱讀:
Android Apps:看對岸影片一定必裝的快播QVOD播放器
↓↓↓↓↓↓加入癮科技粉絲團,有更多歡樂有趣的科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