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不變元件變大, Pentax Q7 動手玩
Pentax 約莫在兩年前推出最小型的可交換鏡頭相機 Pentax Q ,仿效 Pentax 經典相機 Pentax 110 的外觀設計、以快速模式切換以及極為輕巧的機身獨樹一格,然而初期定價策略加上感光元件僅使用 1/2.3 吋尺寸,初期消費者接受度並不高;事隔兩年,中間推出一款外觀小修改的 Q10 之後,今年 Pentax 再度推出第三款 Q 系統: Q7 。
Q7 比起前兩代雖然外觀基本設計變化不大,若不仔細看還會誤認為 Q10 ,然而感光元件卻改為 1/1.7 吋的元件,卻依舊能兼用所有的鏡頭,不僅畫質有所提升,還解放鏡頭的廣角端,尤其對於 03 號魚眼鏡差異最顯著。
跳轉開始介紹這款小巧依舊的 Q7
Q7 的外觀與前身 Q10 相近,也是基於 Q 的骨架延伸而來,相較於第一代的 Q ,設計上仍有些許的調整;不同於 Q 的方正復古, Q7 的機身設計考慮到握持的舒適度,機身左右側較為渾圓,且右手握柄處也更為突起,機身前方的模式轉盤滾輪面積比起 Q 也略為加大。
機頂的快門鍵底部設計也加大底座,減少如 Q 快門偶而會歪斜干涉操作的狀況,模式轉盤的刻紋也比起 Q 摩擦力更大一些,機身後方的按鍵更為突起,不過按鈕面積仍是偏小。然而按鍵配置、閃燈設計等,仍能看出基於 Q 框體的影子,但 Q10 與 Q7 由於機身略大且握柄突出,無法沿用 Q 的保護套。
至於 Q7 在 UI 設計也是與 Q 大同小異,採用相當接近 Pentax DSLR 的操作介面以及邏輯,前方快捷轉盤依舊提供包括影像處理模式、照片比例等可自定義的設計;不過較大的差異則在於 Q7 把縮時攝影跟間隔攝影從系統選單中移到對應四方向鍵的攝影模式中、與倒數自拍、遙控拍攝放在一起。
相較於 Q , Q7 還有一個重要的新增功能,就是電子水平儀的導入;缺乏水平儀也是當初筆者使用 Q 時覺得相當不可思議的地方,當初的 Q 甚至連當時幾乎都已經普及的自動轉正功能都被未搭載,而 Q7 也藉由導入電子水平儀的同時,將先前缺少的自動轉正一併補齊了。
機身的電子系統機能維持 Q 的水準,連拍最高依舊達 5fps ,最高快門速度為 1/6,000 秒,維持 25 點對比式自動對焦系統,並可以區域式選擇 9 點矩形自動對焦範圍或是採用 25 點手動選擇;由於感光元件由原本的 1/2.3 吋 12MP 提升到 1/1.7 吋的 12MP 新元件,最高 ISO 可提供到 12,800 。
機身設計以及基礎機能方面, Q7 似乎比起 Q 並沒有顯著的進步,然而到底 1/2.3 吋與 1/1.7 吋差了多少?以數據來說, Q 的 35mm 相機等效換算需要 x5.6 倍,但 Q7 卻僅需要 x 4.6 倍,01 標準鏡從 47mm 變成 39mm ,而 02 標準鏡從 27.5-83mm 變成 23-69mm ,至於 06 望遠鏡從 83-249mm 變成 69-207mm ,更不用說魚眼鏡視角一口氣從 100 度變成 173 度。
@ ISO 200
Q7 @ ISO 6400
至於 Q 與 Q7 的 ISO 表現筆者則以上面幾張 Android 公仔拍攝作為比較,左邊為 Q7 ,右邊為 Q ,採用的鏡頭為 01 號的定焦鏡,並且以最大光圈進行拍攝,也順便可看出 Q 的等效47mm 以及 Q7 的等效 39mm 的視角差異大約差了多少。
上面則是一些使用 Q7 拍攝的照片,包括筆者手上既有的 01 定焦、 03 魚眼 、 04 標準與 05 望遠外,還有與 Q7 一同借到的 02 標準變焦以及 06 望遠變焦兩款變焦鏡。
筆者不得不特別談一下 06 望遠變焦這支鏡頭,雖然體積依舊不大,卻擁有 f2.8 恆定光圈,在 Q7 上的交短恰好是近似於 70-200mm 的常用長焦焦段,這款鏡頭採用內變焦設計,不過使用前需要旋開收納焦段,但進入工作焦段後就不會再改變,影像的品質卻遠大於筆者的預期,最為旅遊使用,筆者認為是相當便利的鏡頭了。
上面幾段錄影是使用 06 望遠鏡頭錄製的,當時並未使用腳架,媒體席高台只要有人走動就晃動的現象,可以看到晃動時畫面仍會有些許的果凍感。
相較於 Q , Q7 進步的幅度當然是可以看的見的,無論是影像品質或是可用 ISO 都有明顯的提升,不過 Q7 在電池續航力方面的表現仍是較為抱歉的,畢竟機構延續 Q 的結構,電池也與 Q 一模一樣,基本上筆者還是建議最好準備 3 顆(包括機身內)電池才較能滿足一日出遊拍攝所需,但幸好 Q7 的這顆電池也曾用在不少它廠消費相機,價格也不算太貴。
但是隨著前陣子 Panasonic 也推出尺寸幾乎相似的 m43 機身 GM ,對於 Q 而言會是個嚴苛的對手,畢竟再怎說片幅仍對畫質是有決定性影響的,尤其是現在連智慧手機都已經進化到 1/2.3 吋,僅大一級的 Q 還有魅力嗎?
筆者認為, Q7 還是有它獨一無二的特質,首先就是可玩性, Q7 延續 Q 的快速模式轉盤,只要輕輕一轉機身前方的風格檔,就能拍出個性化十足的復古風照片,在不影響既有機能操作下,目前為止仍只有一開始就把拍攝快捷獨立在機身前方轉盤的 Q 系統才搭載如此便利的機能。
其次就是鏡頭群的設計,由於片幅的關係, Q7 的鏡頭尺寸仍舊小巧,也許目前仍沒有規格極其漂亮的超大光圈鏡頭,不過三款高品質鏡頭的規格以日常拍攝也相當便利,畫質比起一般的 1/1.7 吋隨身相機撘載的固定鏡頭品質也更好。雖然目前不少片幅較大的可換鏡頭相機不斷縮減體積,然而關鍵的鏡頭仍受到光學的先天限制,重量與體積仍難以微縮。
另外的幾款特色鏡頭也是相當有樂趣,這幾款定焦、定光圈的鏡頭雖然沒有高品質鏡頭的影像品質,不過在散景以及拍攝的特殊效果則有著不同的樂趣,可以當成數位 Lomo 機的玩法拍攝,尤其搭配魚眼鏡頭拍出的效果,因為 Q7 片幅的提升,又比 Q 的變形更為明顯,這也是一般相機系統少有的樂趣。
如果追求的是極致的影像品質,筆者認為 Q7 相較於 Q 是堪用許多,不過先天片幅尺寸的限制仍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高牆,然而若是追求拍攝樂趣以及可透過交換鏡頭的彈性拍攝, Q 卻是目前體積最小巧的選擇。